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hyde558 2025-07-04 装修禁忌 4 次浏览 0个评论

随着申请获受理,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普微”)成为注册制以来首家未盈利的创业板申报企业。此次上市,公司拟募资18.8亿元,发行新股不低于10%,对应潜在上市后市值为188亿元。

面对如此高的估值,大普微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只是亏损。

2024年市场份额疑似下降

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 SSD (固态硬盘)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公司声称具备企业级 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

SSD中核心硬件包括主控芯片、用来存储数据的NAND闪存颗粒和用于加速数据访问DRAM颗粒,核心软件为固件算法。相比消费级SSD,企业级SSD对于并行访问能力、低延迟性要求更高,同时,对数据安全、误码率、无故障时间等可靠性指标也有要求。因此,企业级SSD的技术难度整体高于消费级SSD。

根据大普微招股书中引用的IDC数据,2023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企业依次为三星(25.5%)、SK海力士旗下的Solidigm(23.1%)、忆联信息(22.4%)、大普微(6.4%)、浪潮(4.1%)、美光(3.5%)、忆恒创源(2.9%)和铠侠(1.6%),大普微排名第四,在国内企业中仅次于忆联信息排名第二。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根据IDC在2025年5月发布的《中国半年度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 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在2024年得到修复,市场规模达到62.5亿美元(4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9%,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企业的企业依次为Solidigm、三星、忆联信息、忆恒创源、大普微、浪潮信息(000977.SZ)和江波龙(301308.SZ)。而大普微市场份额排名从2023年的第四降至第五,在国内企业中由第二变为第三,市场份额相比2023年有所下降。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IDC,界面新闻研究部

招股书显示,大普微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尽管2024年同比2023年增长85.3%,但未跑赢同期市场增速。

2024年毛利率突然上升

盈利能力方面,大普微表现堪忧。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0.09%、-27.13%和27.28%,2022年和2023年毛利率均为负,只是在2024年毛利率由负转正。

在招股书中,大普微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进行了对比,大普微毛利率波动区间最大,毛利率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相差超过54个百分点。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大普微2024年毛利率的突然改善,是行业周期的因素还是经营能力提升的结果?

大普微表示,尚未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处于发展早期,对上下游产业链议价能力有限。

从外购原材料成本结构中可以看出,NAND Flash是其主要原材料成本,如2024年采购占比高达91.16%,公司主要采购的NAND Flash品牌包括公司A、铠侠、及SK海力士,一位行业从业人士向界面记者透露,公司A很可能是长江存储。而面对这些行业巨头,大普微显然缺乏议价能力。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2022年以来,NAND flash采购价格波动较为剧烈,以价格系数计算,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NAND flash采购价格系数分别为1、0.41和0.69。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而在销售端,大普微企业级SSD产品销售单价的波动趋势与NAND flash采购价格高度趋同。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主营业务中企业级SSD产品单位容量平均单价分别为828.46元/TB、341.62元/TB和565.69元/TB。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假设以828.46元/TB作为价格基准,定为1,则大普微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企业级SSD销售的单价系数分别为1、0.41和0.68,与同期NAND flash采购价格系数几乎一致。也就是说,公司对外销售价格基本也只能按照NAND flash当期的采购价格随行就市。

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大普微相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基本没有改善,毛利率的上涨并非由于采购成本下降。唯一原因是市场售价的上涨。也就是说,公司毛利率的提升,可能源于NAND flash低价期采购的存货。

自研主控芯片采购金额下降

尽管大普微2024年毛利率有所改善,但归母净利润依然连续三年为负,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2024年亏损有所收窄,累计亏损达13.42亿元,。

在毛利率不高的情况下,研发费用率偏高是大普微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4.82%、51.72%和28.51%,均高于当年毛利率。

大普微声称,专注于数据中心企业级SSD “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的全栈自研,研发投入相对较高,是研发费用率偏高的主要原因。

大普微自研了针对PCIe 4.0的DP600和PCIe 5.0的DP800两款主控芯片。在招股书中,公司将搭载自研主控芯片DP600的PCIe 4.0 SSD,与知名厂商相同外形(U.2)及接口协议(PCIe4×4)的同代际产品进行了对比,并得出结论:公司PCIe 4.0 SSD产品在读写速度以及随机读写延迟方面表现优于国际和国内厂商的同代际产品或处于接近水平。

报告期内,大普微企业级SSD累计出货量达3,500PB以上,其中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出货比例达70%以上。

目前大普微主要向翱捷科技(688220.SH)进行自研主控芯片成品采购,公司完成自研主控芯片的架构设计、芯片设计、逻辑验证等开发后,与翱捷科技共同开展后端设计工作,并委托其向晶圆代工厂、封测厂下订单生产自研主控芯片。2024年四季度起,针对新开发的主控芯片品类,其芯片封装及测试工作由公司自主委托封测厂完成。

报告期内,大普微自研主控芯片对外采购金额分别为974.12万元、8419.67万元和5821.02万元,同时,由于不同年度采购单价系数不同,假设2022年主控芯片采购单价为1元/颗,则对应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采购芯片颗数分别为974.12万、9151.82万和7973.97万。

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值得注意的是,大普微在2024年整体对外采购金额大幅提升的背景下,自研主控芯片的采购金额和采购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自研主控芯片是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差异化的关键,如果采购量下降,是否意味着公司SSD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比例下降,还需公司进一步给出解释。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IPO雷达| 除了亏损,大普微还有这些问题需要关注》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