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旬,被交警倪嘉辉拦下时,逆向行驶的外卖骑手小王失声痛哭。了解到小王是想多送几单、多赚点钱供老家的妹妹上大学,倪嘉辉“递进式”地给小王讲道理。此后,还促成了站点结对和安全宣讲教育,小王所在站点骑手的交通违法率下降了85%。

倪嘉辉在外卖站点为骑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其间大家一起撸起袖子比肤色。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现场处罚是“果”,更重要的是“因”。倪嘉辉是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管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肖玉泉中队”领头人,在他看来,道路交通管理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将心比心地倾听更多声音,解决问题出现的源头。
五角场环岛日均车流量超过12万辆次,曾是个“名声在外”的交通堵点。倪嘉辉详细分析50多万条基础数据,创新提出“圈层控流”理念,提议将五角场交通枢纽划分为包含20余处主要路口和路段的“核心区、控制区、分流区”,分区施策。三管齐下后,交通状况大为改观,整个区域车流量提升7.5%,平均车速提升了12%。
让每一次执法变成现场法治课
“每一次的‘教科书式执法’都是一堂看得见的现场法治课。”身为一名交警,倪嘉辉在基层执法过程中逐渐感悟,要从当事人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交通违法的现场处罚过程,其实也是跟市民交换信息的过程。面对面交流他们碰到的不便,能搜集到更多路面视频看不到的情况,给我们发现、解决问题带来不同的视角。”
2024年12月中旬,倪嘉辉执勤时将逆向行驶的外卖骑手小王拦下后,进一步了解到小王来自边远地区,多拉快跑是想多赚点钱供老家的妹妹上大学。倪嘉辉从逆行的危险后果讲到生命安全,再讲到交通事故对家庭的影响,还从手机里挑出“非机动车违法”的警示教育片,用血淋淋的事故来警醒小王。“只有安全地跑,才能让妹妹更安心地读书。”

倪嘉辉开展晚高峰疏导。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倪嘉辉打开了小王的心扉,小王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主动加入了交通志愿者队伍。事后,“肖玉泉中队”和小王所在外卖站点结对,倪嘉辉经常带队上门做安全宣讲。在交通安全宣传期间,倪嘉辉还和外卖骑手共同撸起袖子,比起了肤色。今年春节期间,中队还为留沪的外卖骑手们送上一批暖心棉鞋和新年大礼包。
现在,这个站点160多名外卖骑手每天上岗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交通安全课”,该站点骑手的交通违法率下降了85%。
“圈层控流”改善五角场交通状况
“现在五角场是我们的消费首选地,环岛明显比以前更好开了,去哪个商场都方便。”家住外区的市民钟先生这个月已经第6次带家人来杨浦区五角场商圈消费。
五角场人气火爆的背后,有倪嘉辉和同事们的默默护航。五角场环岛是全市车流量最大、路网最复杂、商业体最密集的路口,日均车流量超过12万辆次,曾是个“名声在外”的交通堵点。倪嘉辉深知,要做好这片区域的交通疏导工作必须庖丁解牛般精准施策,“面上看可能是一个路口堵,形成原因可能是三个路口外层层累进的”。

倪嘉辉操控“睿鹰警用无人机”观测五角场环岛区域车流情况。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于是,他从日常警情中分析群众出行、停车等需求,巡线丈量了5条主干道及18个支小路口,还运用支队的“治堵系统”,详细分析50多万条基础数据,梳理出4个重要拥堵点。在支队的支撑下,他创新提出“圈层控流”理念,提议将五角场交通枢纽划分为包含20余处主要路口和路段的“核心区、控制区、分流区”,分区施策,层级卸力。
为解决核心区“进得来”难题,他提议在每个近2分钟的信号灯周期内,根据车流实际通行需求,将淞沪路进入环岛的绿灯增加4秒,将黄兴路进入环岛的绿灯迟启10秒,等候时间由此大幅缩短,将核心区的通行效率提升32%。
为解决控制区“出得去”难题,创新试点“拉链式”管理措施,将翔殷、国和路口的中环路上匝道由原先的单车道通行调整为双车道交替通行,上匝道主线通行车速提升17%。该经验后也被推广到全区同类路口。
为解决分流区“跑得快”难题,他建议在黄兴路、中山北二路等多条道路区间增设“潮汐式”可变车道,大幅提升通行能力。
三管齐下后,五角场交通枢纽交通状况大为改观。在整个区域车流量提升7.5%的情况下,平均车速提升了12%,车均停车次数减少2次。
此前,倪嘉辉在杨浦某大厂园区连续两周每天蹲点两个小时,提出优化措施后,夜间下班散场高峰持续时间最近从两个小时缩短到一个半小时,“该区域的交通状况已经从原来的水泄不通到目前的缓行状态了,下一步就是确保畅通。”
11年陪伴,成为了“警察儿子”
温度与创新是倪嘉辉的标签之一,传承也是。
“琳妈,你的‘警察儿子’又来看你了。”在人和养老院,每次倪嘉辉的探望总会引来老人们的羡慕。
故事要从1999年讲起。那一年,杨浦交警肖玉泉街头偶遇陈爱琳母女俩,在得知孩子父亲早就去世,腿脚残疾的陈爱琳要独自抚养患有先天脑瘫、身心发育迟缓的小佳丽后,主动伸出援手,结下一段不解之缘。2002年肖玉泉因病去世,后来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所在中队被公安部命名为“肖玉泉中队”。
民警们与陈爱琳母女的故事,还在继续。2014年,刚从警的倪嘉辉就跟着师父金海波上门“家访”陈爱琳母女,也从此接过爱心帮扶的接力棒。2016年,佳丽因病去世后,陈爱琳失去精神支柱,一度想要轻生,倪嘉辉陪伴她走出阴影,也是从那时起,倪嘉辉开始管比自己年长30岁的陈爱琳叫起了“琳妈”。
与肖玉泉、金海波等前辈纾困解难式的帮助不同,倪嘉辉给予琳妈更多的是陪伴,提供情绪价值。

倪嘉辉和同事陪陈爱琳逛杨浦滨江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琳妈”因为腿脚残疾不能外出,倪嘉辉就想方设法带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22年3月5日,倪嘉辉借来一辆车子,发现琳妈上下不便,他便把琳妈抱上了车。在杨浦滨江的“人人屋”党群服务站、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里,“琳妈”被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深震撼。第二次出行,倪嘉辉借用无障碍公交车,设计出一条“琳妈专线”,窗外的霓虹让“琳妈”流连忘返,“我已经好多年没看过上海的夜景了”。今年5月,倪嘉辉推着自己送给“琳妈”的母亲节礼物——定制轮椅,再次带“琳妈”到杨浦滨江观光。
十一年的陪伴,让两人情同母子。琳妈有本宝贝相册,里面是倪嘉辉为她挑选、制作的这二十多年来的温馨瞬间;琳妈生日当天,倪嘉辉带队到养老院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他亲手为琳妈戴上虎头帽,写下“寿比南山”的祝福……
不只是倪嘉辉,同事们一起给敬老院老人们讲故事,教他们写春联练书法,用真情传递城市温度。杨浦分局民警钟恒瑞由衷感叹,“看到琳妈激动地向养老院其他老人描绘倪嘉辉照顾她的点点滴滴,我觉得坚持是有意义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这位交警能撸起袖子与外卖员比肤色,也能分析50多万条数据缓拥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