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体质下滑趋势迎来拐点?多项体测数据变强了

中小学生体质下滑趋势迎来拐点?多项体测数据变强了

hyde558 2025-08-08 装修趣闻 3 次浏览 0个评论

爱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

从贵州的“村BA”到江苏的“苏超”,各地民间体育赛事接连火爆,而滑板、陆冲、骑行等活动也成为不少人的新日常。据《中国体育报》报道,全国经常体育锻炼人口由2014年的约3.6亿上升至2023年的5.5亿,占总人口比例由26%上升至39%。

孩子们的体质是否也在悄然改善?05后,还会变成“脆皮”年轻人吗?在2025年8月8日全民健康日到来之际,澎湃美数课梳理多地中小学生的体能素质检测结果和运动时长后发现:中小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趋势,或许正迎来一个拐点。

中小学生的多项体测数据变强了

此前,澎湃美数课在《中国孩子30年体质变化,不只是跑不动1000米》一文中发现,在1985年至2014年的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和健康调研中,中小学生的多项指标都亮起红灯。比如,跑1000米越来越慢、能做引体向上的个数越来越少。

但到了今天,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尽管2024年的全国调研数据尚未公布,但青海省和杭州市的最新体测数据可以让我们一窥一二。

一项覆盖青海省5039名中小学生的研究指出,与2019年相比,2023年青海学生进行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加。这类活动包括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能够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其中,小学男生的日均运动时间从2019年的34.2分钟,增长至2023年的57.2分钟。研究指出,这表明人们正转向更积极的生活方式,这可能是受政策干预、学校活动项目和公众健康意识增强的推动。

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多,2023年青海中小学生在一分钟跳绳次数、50X8往返跑、立定跳远等体测项目上都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比如一分钟跳绳次数从2019年的86.7次,增至2023年的107.2次。

而在杭州,这类情况更加显著。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杭州中小学生的多项体测数据都更好了,像是立定跳远增加了1.9厘米,引体向上增加了1.2个,一分钟仰卧起坐增加了1.8次。

“双减”后,青少年的体育时间变多了

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增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双减”政策。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在小学、初中阶段,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投入了更多时间到体育中。

值得关注的是,体育与兴趣发展时间的增加,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同等享受到的。报告特别指出,在小学生群体里,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感受到这类时间增加的孩子占比越高。

而运动时间与心灵状态之间,也藏着关联 —— 运动时间更充足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更好,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仅为 18.4%;反观运动时间变少的学生,抑郁风险检出率则高达 38.9%。

不过,尽管中小学生的运动时间越来越多,但仍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时间。 《全球身体活动状况报告(2022)》显示,全球81%的11-17 岁青少年每天进行中等至高等强度身体活动的时间不足1小时,远低于WHO推荐量。其中,中国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不足率为84.3%。

而想让青少年爱上运动,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是一种方式。2024年一项对中部地区6所学校的调研发现,有22.2%的中小学生会参与到篮球运动中,这一比例在各项运动中是最高的,其次是田径、羽毛球和足球。

篮球在学生中的高人气并非偶然。2021 年中国篮协发布的《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报告》进一步揭示了这一现象:对96.6%的青少年来说,打篮球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主选择。篮球还成为了家庭的黏合剂——近半数的家长都曾带孩子打篮球,大部分家长还会和孩子一起围坐观看篮球比赛转播。

此类情况在今年火爆的“苏超”中也有体现。徐州市足协主席、徐州队领队李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我们现场的观众有两万多人,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去的。我能感受到,这些家长、孩子,会通过比赛爱上足球,甚至以后会从事足球这个行业。我觉得这就是‘苏超’对中国足球的一个推动。”

如今,中小学生能参加的体育赛事也不少。以上海为例,2025年上海要举办超过1000场以上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包括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第40届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少儿体育联赛及上海市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

其中,第40届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正如火如荼进行。作为上海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中学生足球赛事,该比赛自1985年创办以来已走过四十年。在8月4日至6日,新民晚报杯上海赛区进入决赛阶段,而喀什赛区的决赛在8月6日、7日打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中小学生体质下滑趋势迎来拐点?多项体测数据变强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